博物馆智慧建设的三大特点

智慧博物馆针对数字博物馆技术主导的误区,坚持需求驱动、业务引领,通过重新梳理和构建博物馆各要素的关联关系而形成合力,加强了博物馆服务、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协同。智慧博物馆提供;物、人、数据;三者之间的多元信息交互通道。博物馆中的人(包括藏品,各类设备设施,库房、展厅等)的信息可动态感知,并通过网络汇集,借助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建立物人数据;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远程控制,同时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从而实现对博物馆服务、保护和管理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和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对博物馆设计也有了更高更多诉求,其理念也不断更新和发展,这就要求设计师根据博物馆的展示目的、功能、环境等设计概念要素来进行设计工作,这也就要求设计师要进行必要和详细的设计考察,分析、研究,并做准确和清晰的提炼和确定,现代博物馆建筑在功能和形式上已经有了新的要求,社会也对他有了更高的期望,这样就给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性,在博物馆室内设计理念的确认后,创意和构思才能继续,才有据可依,有目标可循,在设计创作中,环境、功能、技术等要求是创作的基点,首先就是环境因素影响是巨大的,博物馆设计是存在于环境中,不仅需要和环境融为一体,历史展厅设计也要有技巧的利用环境、改造甚至创造环境,所以一定要重点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 智慧服务

博物馆设计理念智慧服务主要是针对公众服务需求,以多维展现互动形式,实现公众与博物馆藏品交互的高度完美融合,为公众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主要包括展示与体验、教育与研究、分享与传播、纪念与回忆等方面。

在展示与体验方面,针对博物馆现场观众,基于传感网络、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方式,丰富陈列形式和信息供给,开启高品质、沉浸式的轻松文化之旅。对于非现场观众,则通过网络信息传递方式打破博物馆传统的时空界限。拓展博物馆的公众服务广度、深度与时限,在教育与研究方便,通过建立博物馆设计文化产品,制作。

  • 智慧保护

智慧保护主要基于智能感知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针对博物馆藏品的本体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量化分析,及智能数据挖掘和分析处理,使文物在损坏之前提前掌握其各项特征,并以三维建模形式立体呈现可视化结果,形成一套集藏品表象、内部结构、周围环境影响因素于一体的馆藏文物诊断、分析、处理和评价体系。

  • 智慧管理

以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为支撑,优化传统博物馆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为与博物馆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内容相关的决策活动提供支持,使管理工作更为科学、智能、高效。具体体现在博物馆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的智能化,既减小管理压力,又提高管理效率,内部管理重点围绕藏品资源、财产资源和人力资源等3大资源进行管理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