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设计要注重创新,才能让观众深入人心

红色文化纪念馆作为纪念英雄先辈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教育后辈提供了载体。优秀的红色文化纪念展馆,必须有系统而深入人心的布展展厅设计

在红岩革命纪念馆内,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令“穿越历史”也成为可能。此次重点打造的“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在全国文博系统首次采用两屏三曲面全息裸眼3D成像技术,结合AR和VR,真实还原《重庆大轰炸》、《毛主席书写“沁园春.雪”》的历史场景。

在展出部分,结合多媒体数字技术以及展出内容、艺术场景、信息查询等技术,突出先进技术和巧妙的创意,为现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置身其中的奇幻感觉。特别是大型油画《周恩来和他的朋友》,配以晶体调光玻璃多媒体演示系统,更是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弘扬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纪念馆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体现,也是推动纪念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当前党中央发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以来,红色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更需要在纪念馆设计中运用现代数字科技,为展馆注入活力与创意。

创新是纪念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与时俱进,才能走在时代的前端。大力推进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展示手段上的创新,才能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只有在不断创新中,纪念馆才能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创新能力,始终保持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同时,要立足各纪念馆的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在内容形式、展示手段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要善于运用数字化展示技术进行创新,如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

科技与文化历来紧密相连,对于纪念馆设计,要充分运用数字化展示手段改造传统展陈模式,丰富展陈表现形式,增强展陈内容的表现力。

在红岩革命纪念馆设计中增强和观众的互动,融入了三维影视、动态图像等最新的技术,使这座“老资历”的红色博物馆焕发出新时代的青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