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馆设计、大桥博物馆设计,你了解多少?

大家听说过博物馆、科技馆,或许对方志馆并不太了解。其实方志馆就是记载一个地方,省、府、州、县等区域的地理、沿革、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场所,主要用于展示当地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展示场馆。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把方志馆建设纳入建设规划中,通过利用地方志资源,展示地方形象,不断开拓地方文化方面的研究交流,形成集收藏保护、展览展示、编纂研究等为一体的地情咨询中心。

博物馆设计比较多,但方志馆还比较少,以广州方志馆为例,广州方志馆设计以互动的形式展示广州的发展与进步,互动展区包括“市民录音棚”“口述史采编室”“音像编辑室”“电子评稿室”“电子书查阅大厅”“名人知识闯关问答”“城市知识互动踩吧”“城市画面互动拍照”、“拼图广州”“拼图珠三角”“电话学讲粤语”“现代书屋”等多种人机交互项目。

在“千年广州,商都广州”展区,360°的环幕影院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在“船说广州”故事屋中,观众可以乘坐在木船中,通过4D特效,畅游云山珠水美景,感受船身晃动时带来的光、影、风的变化,犹如置身珠江上。加快方志馆建设,打造数字方志馆,加强地方志队伍培养,创造一批地方志文化精品。

著名博物馆设计那么多,大家除了对方志馆不熟悉外,大桥博物馆也是大家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港珠澳大桥通车不久,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焦点。

港珠澳大桥从筹备到通车,历时十四年,它把香港、澳门与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这样的历史性重大工程,值得每个中国人为之骄傲!在此基础之上,无论是展示港珠澳大桥建造细节与过程还是对大桥未来发展规划与管理,都需要建立了个相应的展示平台,如建设大桥博物馆或展示中心等。

通过这个样一个展示中心,以数字科技的形式,展现港珠澳大桥独一无二的卓越风姿。在展示区内,利用多媒体正投数字沙盘,以声、光、电作为媒介,展示了大桥建设的诸多细节,形象生动地让人们感受到这项工程的伟大。据悉,在东人工岛规划建设时,港珠澳大桥博物馆的建设就提上了议程。港珠澳大桥博物馆采取“一馆多址,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结合”的形式,坚持“桥即是馆,馆即是桥”的设计理念,将大桥最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空间有机整合起来共同形成实体博物馆,从多角度向公众展示“世纪工程”的实体形象和文化内核。

在大桥的修建过程中,许多工人与技术人员贡献了卓越的智慧!对于这样的一个超级工程,不仅仅需要有文字的记录,也要有影像的记录,而大桥博物馆设计,能够让人们了解到在建桥、修路、挖隧道这方面最新的科技成果。